当前位置: 学院首页 >> 学院新闻 >> 正文

会计学院赴龙头企业财务共享中心开展产教融合专题调研 赋能数字时代会计人才培养

时间:2025-11-05 08:06    浏览数:次    作者:杨玲玲

为精准把握数字经济浪潮下财务领域发展趋势,深化产教融合、校企协同育人机制,切实提升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质量,2025 年 11 月 3 日至 4 日,会计学院副院长鲍晓敏率领学院骨干教师朱元宏、杨玲玲,先后赴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财务共享中心、中国电建集团财务共享中心,开展 “产教融合” 专题调研。此次跨企业、高密度的对标学习,通过沉浸式考察与深层次交流,为学院对接产业前沿需求、推进教学改革创新、培养符合行业发展的高素质会计人才积累了宝贵实践经验。

首站探访十九冶财务共享中心:洞悉流程再造与精益管理实践

11 月 3 日,调研团队首站抵达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财务共享中心。在该中心何主任的全程引导下,教师们深入业务一线,系统观摩了票据影像化采集、智能稽核、自动化账务处理、资金结算等全链条标准化作业流程。调研发现,十九冶财务共享中心以高度标准化、流程化的运营模式为核心,充分运用智能技术优化业务环节,在提升财务处理效率、强化风险管控能力等方面成效显著,其先进的实务处理模式为学院优化课程体系、更新教学内容提供了重要参考。

随后,双方围绕“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人才需求与高校教学应对策略” 主题召开专题座谈会。会上,十九冶财务共享中心专家结合实际业务案例,详细阐述了财务共享模式对企业财务组织架构、岗位职责的重塑路径,并明确提出,新时代会计专业毕业生需重点具备数据分析能力、流程理解能力及跨部门沟通能力,方能快速适应岗位需求。鲍晓敏副院长结合学院人才培养目标,就 “财务共享中心样板间” 建设框架、会计专业人才能力模型构建、校企协同培养学生岗位 “即战力” 等关键问题与企业专家深入研讨;朱元宏、杨玲玲两位教师则聚焦智能技术在财务领域的应用场景、共享模式下财务人员角色转变方向、未来职业发展所需核心技能等专业议题,与企业代表展开互动交流,进一步厘清了产业需求与教学实践的衔接要点。

再赴中国电建财务共享中心:探寻全球化与数智化融合路径

11 月 4 日,调研团队马不停蹄前往中国电建集团财务共享中心。作为服务全球业务的大型集团财务中枢,该中心在全球化运营与数智化转型方面展现出领先优势。教师们重点考察了大数据、人工智能技术在财务岗位的实际应用场景,深入了解数智化工具如何赋能财务业务升级。

在中国电建财务共享中心钱主任的带领下,调研团队参观了RPA(机器人流程自动化)数智业务组。现场演示显示,RPA 技术可通过模拟人工操作,自动完成财务对账、报销审核等重复性高、标准化强的工作任务,大幅提升财务工作效率;同时,企业专家也客观分析了 RPA 应用过程中面临的初期部署成本较高、业务流程需深度标准化等挑战,以及由此对财务人员岗位转型带来的压力与机遇,为学院开展职业规划指导、培养学生转型意识提供了现实依据。

在专题研讨环节,双方围绕“数智化背景下财经人才未来竞争力培养” 主题展开深度交流。中国电建财务共享中心专家分享了企业在 RPA 应用、数据挖掘、可视化报告等领域的创新实践成果,并明确指出,随着数智化技术的深度渗透,未来财务人员必须加速从传统 “记账员” 向 “价值创造者” 转型,需具备智能财务工具应用、数据洞察分析、业务价值挖掘等核心能力。这一前瞻性观点为学院未来优化专业方向设置、融入智能财务与数据素养相关教学内容,提供了重要启发与方向指引。

此次调研精准链接产业前沿与教学实践,既明晰了数字时代财务人才核心能力需求,也为会计学院优化课程体系、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提供了实践支撑。未来学院将继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,优化课程体系,培养更多适配行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会计人才,持续擦亮产教融合育人品牌。

供图人:杨玲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