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月12日下午,重庆财经学院教学楼1220智慧教室上演了一场“技术赋能文科”的教学改革实践。会计学院财务管理专业首届毕业设计作品汇报会以“SQL语言自编财务管理系统”为主题,通过数字化设计与实操演示,展现了“财务+数据”双核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成果。校长吴华安、副校长崔中山、总督学陈旭等校领导,以及来自兄弟院校的专家、行业代表共同出席,见证了这场突破传统的成果展示盛会。

数字化交互:SQL技术赋能财务管理实践
会上,多名毕业生以自主开发的财务管理系统为核心,展示了运用SQL语言构建数据库架构,实现了融资管理、费用核算、固定资产追踪等核心业务的数字化建模。会议分为“作品展示”与“专家质询”两大环节,学生通过系统演示,详细阐述了从需求分析、数据库设计到功能实现的全流程,展现了“逻辑思维+数据智能”的双重能力。

跨学科融合:培养“业财技”三位一体人才
评委组由会计学院学术带头人章新蓉、软件学院副院长夏祥礼等校内外专家组成。他们从财务专业性、技术可行性、应用场景创新性三个维度展开质询,重点考察学生将财务知识转化为数据治理能力的过程。例如,针对“智能费用报销系统”设计,评委不仅追问成本核算原理,更深入探讨SQL查询优化与数据安全机制,体现了“业财融合”的考核标准。
教学改革里程碑:技术工具融入专业核心能力
会计学院院长李倩在总结中指出,本届毕业设计以SQL技术为桥梁,打通了财务理论与实践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学院自2023年起在财务管理专业增设《数据库设计与财务应用》课程,通过“理论授课+项目实训”双轨模式,培养学生运用SQL进行数据清洗、报表生成、风险预警等技能。此次答辩中,学生展现的“财务分析+编程思维”能力,正是该教学改革的核心目标。

学生创新亮点:技术驱动财务场景智能化
展示作品中不乏结合行业痛点的创新设计。例如,学生团队开发的“供应链财务风险预警系统”通过SQL动态查询与财务指标建模,实现了供应商信用评级自动化;另有作品构建“财务共享中心模拟平台”,利用数据库实时处理多主体账务数据。评委组组长陈旭教授评价:“这些设计不仅体现学生对财务本质的深刻理解,更展现了技术工具在解决复杂财务问题中的巨大潜力。”

展望未来:构建“新财经”人才生态
此次成果展示会的成功举办,标志着会计学院“新财经”教育改革迈入新阶段。学院将以“技术赋能与专业深耕”为双引擎,持续优化课程体系,深化与科技企业的产教融合,培养更多兼具财务洞察力与数据治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。正如校长吴华安所言:“在数字化浪潮下,会计学院正以创新实践回应时代需求,为财务行业转型升级输送‘智数双翼’的专业力量。”
